专稿

  • 新业态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再发现

    霍瑞娟;

    总结基于图书馆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及新业态发展的五个趋势:资源类型多模态化、用户群体大众化、业务跨界融合化、行业协作联盟化、服务方式智慧化,分析其对图书馆职能产生的影响和挑战,结合业界实践案例和国家图书馆开展的相关工作,探讨图书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04期 v.55;No.2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学术探讨

  •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严贝妮;宰旭;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探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把握内在的逻辑关联,可以探寻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基于我国各省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法、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能够在创新潜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领域显著持续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潜力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平衡。建议各地区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以数字化转型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潜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25年04期 v.55;No.248 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从流量到留量: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提升与长效机制探索

    宋智翔;

    随着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阅读推广已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但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存在定义泛化、流量化导向、成效评价机制失衡等问题,影响推广效果。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索,分析其成因和关注点,提出为保障长效发展,对图书馆来说有意义的活动组织方向及可以采用的评价体系。最后,从构建信息质量维度、建立分层评估体系、明确阅读推广核心等方面提出提升阅读推广价值的思路建议,以期助力图书馆回归知识传播本质,构建高黏性阅读生态,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55;No.248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图书馆事业

  • 数智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江西省图书馆视听空间为例

    吴玉灵;

    数智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是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研究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图书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战略部署为政策导向,基于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公共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的理论成果与实践困境,并以江西省图书馆视听空间为实践案例,阐述其数智化特色视听空间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数智时代公共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的对策——通过空间美学重构、数智技术融合、服务模式转变及生态共生治理等策略赋能公共图书馆特色空间服务升级,对推动新时期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025年04期 v.55;No.248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时代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的多维空间功能及其路径

    张超民;刘经竹;朱新原;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是实现乡村善治与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必须重视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的实践功能。从空间理论视角来看,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的实践功能主要体现为物理空间维度的关系再联结、社会空间维度的利益再联结、精神空间维度的价值再联结,进而在三维一体的空间复合中形成作为整体形态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为乡村治理提供公共性支撑。但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层面存在的区隔问题,却影响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应有的功能发挥。借鉴浙江省宁波市的相关实践经验,以党建为引领,既从整体层面搞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又从具体层面分别对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精神空间进行优化,以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的有效推进,助益乡村善治与全面振兴的实现。

    2025年04期 v.55;No.248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信息资源服务

  • SCRM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服务研究

    龚蛟腾;宋宇飞;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用户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SCRM)理论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框架,帮助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实现精准推送、智能体验和定制资源服务等。以SCRM理论为基础,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内容,构建了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服务体系,并分析了该体系中用户层、内容层、营销层和数据层的功能作用、协同机制与优化路径。

    2025年04期 v.55;No.248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公共图书馆弱势社群数字包容优化路径研究

    于婧萱;张剑;

    随着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排斥、数字文盲等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保障数字弱势社群切实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权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弱势社群的数字包容成为其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对弱势社群进行深度访谈,获取原始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弱势社群数字包容影响因素,得到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数字包容的理论研究模型,进而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领域提出相关优化路径。

    2025年04期 v.55;No.248 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残障人群阅读推广优化策略研究——基于甘青宁残障读者的调查分析

    祁克军;

    残障人群由于身体、心理或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常常面临社交隔离、生活贫困、教育机会不足、就业机会有限等困难。阅读是一种能够有效帮助残障人群增强自我、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关注残障群体,以阅读为切入点,选取甘青宁三省(区)为调查范围,分析欠发达地区残障人群阅读推广现状,提炼典型案例、探讨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架构阅读推广理论模型,从需求靶向、资源协同、技术驱动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残障人群文化权益保障等方面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55;No.248 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解构与重构:现代解释学视角下的经典阅读推广——以《太平广记》再研究为例

    汤谷香;

    《太平广记》是一部古小说总集,历来受校雠学家、古小说研究者及治史者关注。本文基于现代解释学视角,围绕阅读书目、阅读价值、阅读方法、阅读土壤等层面,对这一传世文献进行解构与重构,大致勾勒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轮廓,挖掘古代优秀阅读精神,并尝试从引导读者再读经典文本、强化价值引领、丰沃阅读土壤三方面推进当下经典阅读推广工作迈向新高度。

    2025年04期 v.55;No.248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用户与教育

  • 公共图书馆数字公民素养项目研究——基于“未来图书馆奖”获奖名单

    刘涵;

    为探究数字公民素养在公共图书馆项目中的融入情况,以12年间(2013-2024年)荣获“未来图书馆奖”的7家公共图书馆作为研究样本,从项目介绍、总体特征、项目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与数字公民素养紧密相关的项目往往侧重于通过探讨计算机技术和使用的相关话题,来深化用户对数字接入和数字通信的理解。同时,基于具体案例及研究发现,建议公共图书馆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以全面整合数字公民素养的所有关键要素,致力于为所有年龄段的用户提供包容性强且易于访问的数字公民教育服务。此外,鼓励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相关利益方和社区合作伙伴的丰富资源和专业知识,共同推动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2025年04期 v.55;No.248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特征的阅读学分制研究

    王月娥;刘澳;

    通过网络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以我国高校实施阅读学分制为研究对象,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作比较研究,分析阅读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阅读学分制的实施应形成教务部门牵头、图书馆主导、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配合、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多方联动模式,以此助力阅读教育,改善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及综合素质。

    2025年04期 v.55;No.248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文献考论与计量

  • 基于BERTopic模型的国内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领域主题挖掘与演化分析

    龚花萍;郭紫梅;贺蔚敏;

    本研究旨在挖掘国内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领域的主题分布与演化趋势,以期揭示研究现状,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化提供实证依据。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2—2023年期间关于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主题的2 288篇文献作为数据集,运用深度学习BERTopic模型挖掘和合并主题,并借助DTM动态主题模型分析主题演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图书馆读者服务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分别为以读者为主体的研究、特殊读者群体服务研究、参考咨询服务研究、读者服务工作变革研究和读者服务个性化研究;同时,在经历两次技术驱动增长后,该领域整体研究热度呈现下降趋势,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领域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在未来实践中,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该坚持贯彻“以人文本”服务思想、深化新兴技术应用并积极探索服务价值外延,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与优化。

    2025年04期 v.55;No.248 104-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苏州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古今历代标题注释十九史略通考》著录问题考补

    孟永林;

    苏州图书馆藏《古今历代标题注释十九史略通考》,其《善本题跋》一书著录为“元曾先之编次,朝鲜余进通考。朝鲜刻本。苏州图书馆跋”,此著录信息有误或不确。余进乃元末明初今江西鄱阳人,而非朝鲜人。该书为朝鲜国铜板大字本,刊刻于朝鲜国宣祖李昖十六年,当明代万历十年(1582)。书后一则题跋,亦非“苏州图书馆跋”,而为“苏州图书馆节录朱绪曾题跋”或“佚名节录朱绪曾题跋”。考明以上著录不确或讹误,并增补考证曾先之生平大略,对研究曾氏《十八史略》及余进《十九史略通考》在版本学和目录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4期 v.55;No.248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民国图书馆学者蒋希曾考述

    廖永健;

    蒋希曾是民国时期颇有建树和影响的图书馆学者,但学界对其学术生平和贡献研究不足,且由于同时代同名异人的特殊因素,出现其事功被大量错置、混淆,亟待匡正。作为学贯中西、融会古今、文教兼通的图书馆学者和教育专家,蒋希曾有力推动民国多地多校图书馆的萌芽、进步和繁盛,以勤耕不辍的学术钻研精神,推动图书馆学、目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其融汇教育家精神的图书馆建设理念可资当代图书馆人借鉴。

    2025年04期 v.55;No.248 12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图苑动态

  • “书院文化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江西素有"江右书院甲天下"之誉。历史上,江西书院数量众多,达1000余所,尤以两宋时期发展最为繁盛。以白鹿洞、鹅湖、白鹭洲书院为代表的学术群落,不仅塑造了理学的空间实践范式,更成为江南文教勃兴的核心枢纽。为赓续文脉,活化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院文化的深层次研究,本刊拟推出"书院文化研究"专栏,现面向学界诚征学术研究成果。

    2025年04期 v.55;No.248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